仁者无敌是谁的观点
孟子。
仁者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即君王施行仁政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万民齐心,众志成城,就会天下无敌。
孟子曰:“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翻译过来就是:“因为那些国家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这是孟子“民本”、“仁政”思想的体现,其真知灼见至今仍散发出哲理的光辉,对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仁者无敌是谁的观点
孟子基于儒家学说的立场提出了“仁者无敌”的观点。 它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又说:“有人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
国家君主如实行“仁政”,就能无敌于天下。 所谓“仁政”,孟子认为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从而使“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样,即使用木棍也可击败盔甲坚实、兵器锐利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