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古城建筑特点
金州古城建筑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早在700多年前的明代,金州城在一群士兵建设下有了最初的模样,是个“亚”字形的土城。公元1375年,明朝在辽东建立了第一个卫——金州卫,同时用青砖包砌金州城,至明代后期(公元1561年)又在城墙添设角台4处。清代康熙年间,金州城又经重修。重修后的金州城,共设4个城门,门上建有敌楼,门外还有瓮城。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1778年,金州城在重修时才改为长方形的砖城,南北长930米,东西宽760米,城墙高8米,还在护城河上设置了石桥。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金州城光城门板就达一尺多厚,门板镶满大铁钉,坚固异常。
历经3个朝代兴建起的金州古城,在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发挥着它辽东半岛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要冲的作用,被后人喻为“辽东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