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钱代蓍法始于谁
相 传是战国时的鬼谷子独创 。
具体方法如下:用铜钱(硬币也可,最好是乾隆钱)三枚,合于手心,默念欲占之事,约一分钟,待心静,即可摇撒铜钱于桌面之上,再看铜钱背和面的组合情况。 正面为多,背面为少。 三个正面谓之“三多”,是为“交”, 画作“X”,为老阴,为变爻。 三个背面谓之“三少”,是为“重”,画作“O”,为老阳,为变爻。 二个背面,一个正面谓之“两少一多”,是为“拆”,画作“- -”,为少阴。 二个正面,一个背面谓之“两多一少”,是为“单”,画作“—”,为少阳。 六爻成卦,需摇、画六回。第一回为初爻,画在卦的最下面,依次上升,第六回为第六爻,画在最上边。如遇有X、O,再画出变卦。怎样根据占筮得到的遇卦。
以钱代蓍法始于谁
“以钱代蓍”之法托名源于战国时鬼谷子,据说是西汉京房所创,也有人认为是西汉严君平始用。
据《朱子语类》所载“今人以三钱当堞蓍,乃汉焦赣、京房之学。”清代翟灏《通俗编·艺术》“《挥麈録》:掷卦以钱,自严君平始。”唐诗中也有“井有君平掷卦钱”之句,唐代诗人于鹄《江南曲》诗中“偶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形象地描写了女子明祷江神,暗中卜卦的形象。所以可以肯定“以钱代蓍”法到唐代已是盛行,宋代朱熹也有论述。人们所称的火珠林法就是这种以钱代蓍法。“以钱代蓍法”是在正统周易蓍草起卦法的基础上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