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勿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最早是谁说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最早是谁说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最早是谁说的

这句名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中有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人不知而不愠”可以理解为“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表达了一个理念,即人应该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论这些行为的规模大小。即便有些行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只要是对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去做,而不应该忽视它们。

这句话也强调了一个人做事要有恒心和耐心,即使遇到困境和挫折,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行动。

这种精神始终深受人们所追捧和推崇,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南针。

勿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最早是谁说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诏书中。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

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