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天不言而四时行”

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是:“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

这句话源于儒家经典《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儒家所说的“天”包括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孔子这里所说的“天”主要是指自然之天,即自然界。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纷争,社会动荡,兵燹不断,孔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孔子就矢志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里也可以引申为万物的繁衍生息。总的来说,“天不言而四时行”是指大道无言,天地有大德,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资始。天地无言而生养万物,圣人无言而行教育人,中国文化“敬畏天命”的传统对后世影响颇深。

英文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