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两个树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树
动词,种植
第二个树
动词,培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的时间可以把小树苗种植成一棵大树,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比喻使小树成材要花费很多时间,培养教育一个人才更不易,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百年树人引申又一个人的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才能将一人培养成功,比喻培养人才很难。
词语出处
《管子·权修 第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也是取自此意,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厚望与寄托。
关联介绍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至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