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孩子的雅称
古代对最小的孩子叫赤子。
赤子:“赤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原话是:“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唐代古经学研究家孔颖达解释说,“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意思是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红色)的,所以称为“赤子”,后来因为婴儿的心灵最纯洁,始终离不开父母,因此引申将品德高尚、对国家一片忠诚的人叫做“赤子”
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束发。古时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孩童,会用不同的年龄称谓,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从“赤子”到“束发”,泛指0岁到15岁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的雅称
一般古代是按“伯仲叔季”的排列方法。古代还有称最小儿子叫做“弱子”“弱息”的。由于现代各地习俗不一叫法也不一样,什么叫幺儿 、小儿子、幼子、老儿子,老疙瘩儿子、等等,但意思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