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意思就是: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

出自《求谏》: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译文: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

四川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