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残地缺的含义
“天残地缺”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形势、局势非常严重,无法挽回或纠正。它的意思是“上天残忍,大地缺憾”,表示在天地之间,局势异常严峻,如同天塌地陷一般,人们无法逆转。该成语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天衣无缝,地泣无声,天残地缺,人心难平”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唐朝末期的社会动荡局面,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天残地缺的含义
天残就是天道,指天生就是残疾人士。 地缺就是人道, 指后天缺少正常的生活或应有的教育。天残加地缺,天生残疾后天智障者, 一般是没的救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是为天残,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是为地缺。 《道德经》,也叫做残缺经。 水满则溢,月满则缺, 大盈若冲,大成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