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中为什么是怀采薇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野望中为什么是怀采薇
王绩在抬得代表作野望这首诗的尾联中写道: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之所以说自己”怀采薇”,是为了引用典故。
”采薇“引用的是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本是商国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都不愿意继承王位,便逃到了周国。由于周国违反礼制伐商,伯夷和叔齐为了保留周国的气节,便不食周粟,并隐居在首阳山上以采薇度日。
因此,诗人王绩在诗中用采薇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隐居山野的郁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