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四座山脉及位置
一是大兴安岭山脉:
位于中国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中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山系,南北长约1200公里(750哩),宽200~300千米。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高大的蒙古高原之间的分界。大兴安岭南起於热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龙江。山脉也是其东侧的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二是小兴安岭山脉:
中国黑龙江省山脉。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山文方向近似西北,山势低缓,海拔600~1,000公尺。分水岭两侧不对称,西南坡缓长,东北坡陡短。东南段主要出露花岗岩和变质岩,为长期隆起剥蚀区。西北段广泛分布第三纪陆相沉积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小兴安岭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西北部以黑河至孙吴至德都一线与大兴安岭为界;南部以德都至铁力至巴彦一线与松辽平原分界。
三是长白山山脉:
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三江平原南侧,南延至辽东半岛与千山相接,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平行的断块山地。山地海拔多在800~1,500公尺,以中段长白山最高,向南、北逐渐降低。狭义的长白山指吉林省东部与北韩交界的山地,为东北山地最高部分。中国境内的白头峰海拔2,691公尺,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
四是千山山脉:
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接长白山,西南至大连市的老铁山,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组成。因长期受外力作用的侵蚀,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波状丘陵地。主峰绵羊顶子山,海拔1046米。鞍山市东南23公里处有千华山,为千山和华表山的合称,海拔898米。这里的花岗岩节理特别丰富,给流水切割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千山由于垂直节理发达,岩体分割破碎,陡崖峭壁特多,高峰直上云霄,被古人称为千朵莲花,简称为千山。
东北的四座山脉及位置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山地区之一,共有四座主要山脉,分别是长白山、大兴安岭山脉、张广才山脉和小兴安岭山脉。其中,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和辽宁省西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峰;大兴安岭山脉位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山脉;张广才山脉位于吉林省和辽宁省交界处,是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山脉;小兴安岭山脉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和吉林省西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山脉,也是中国长白山系的延伸。四座山脉的存在丰富了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