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曲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两首诗都以隋朝衰亡为题材借古讽今,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隋宫》用“宫锦”与“障泥”、船“帆”相对比,隋炀帝一人“乘兴南游”和“举国裁宫锦”也形成对比直写皇者的腐朽荒淫,极端挥霍,导致隋朝衰亡;《汴河曲》开头两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比,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
2、咏史与怀古,性质相近但有区别。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慨;咏史实(史实)而怀古虚(意象)。《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帝王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之戒;而《汴河曲》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而正如杜诗所言,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隋宫》原文: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唐 李商隐
《汴河曲》原文: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唐 李益
汴河曲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开头两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照.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而象征着隋代腐朽统治和豪奢生活的隋宫,却已荒废颓败,只剩下断井颓垣供人凭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