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石卧东山是什么典故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内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容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谢安石卧东山是什么典故
谢安石坐卧东山的典故
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谢安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土山,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他才东山再起,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