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的偏旁是豸,拼音是zhì 、zhài。
1、面容;容颜。
彼见吾貌,必有惧心。
《左传·哀公二年》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战国 楚·宋玉·《神女赋》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唐李白《前有樽酒行》之二
知府看了,见朱仝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知府先有八分欢喜。
《水浒传》第五一回
语言虽不通,笑貌传感情。
朱德《过五指山》诗
2、指面部神情。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庄子·德充符》
歌响未终兮,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