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划地为营是什么意思

划地为营是什么意思

划地为营是什么意思

该词源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其意大致为,读书人即使是在地上划个圈子作为监牢,立块木头作为狱吏也是不愿意走进去的。

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据说,画地为牢是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发明的,他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即司法长官。皋陶为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其“法治”、“德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有人指出,周文王时代,有人犯了错,被处罚画地为牢,无人看守。其目的就是让人在里面反省自己的错误和罪恶,这个“牢”关住的是忏悔的心而不是实在的形体。见于《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

无独有偶,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也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圈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

该词后来用以作为比喻限定活动范围,不得逾越的成语。

划地为营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画地为牢。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牢(拼音:láo)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牛或羊等牲畜在栏圈之内。本义指关牲畜的栏圈。因为“牢”是关各种牲畜的地方,所以古代供祭祀的猪、牛、羊也称“牢”,还比喻关押犯人的监狱。牢用来关养牲畜,为防止其逃跑,要修得牢固,因此又引申出牢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