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原是唐代宫廷集中学艺的地方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梨园原是唐代宫廷集中学艺的地方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唐朝初步形成,在唐代的长安一个梨园的地方,原是唐代宫廷集中学艺的地方。梨园的祖师爷为唐玄宗李隆基。以李龟年公孙大娘等等。梨园是以学戏曲为主,唐代当时的首都长安专门有学各种的地方及宫廷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