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河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湖西水系进行调整,使万福河水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953年,疏浚万福河干流大沙河入口以下段,由湖西专署组织6县民工7.4万人,疏浚河道35公里。
1956-1958年,按淮委编制的《万福河流域除涝规划》,由省水利厅统一安排,济宁、菏泽两专区出工,对万福河干流进行较大规模治理,开挖刘堂坝至南阳湖段南大溜29.2公里,刘堂坝以上至定陶县牛小楼51公里,利用原河道裁弯取直、扩大治理,与刘堂坝以下南大溜相接称新万福河;大沙河入口以下万福河原河段,称老万福河;隋林、刘堂两坝拆除,北大溜于方庙堵闭,不再承担万福河分洪,成为独流入湖排涝河道。
万福河的特点
14
万福河,古称菏水,汉武帝塞黄河瓠子决口,歌曰“宣防塞兮,万福来”,故曰万福河。全长151公里,流域面积6114平方公里。上游有二源,曰南渠河,出山东定陶西城北仿山,向东至大薛庄流入成武县北境,东流巨野县的阚家店,原系古菏水道。曰中渠河,出定陶西北,合流而东,古济水东流,在今定陶附近折向东北。因其地势低洼,潴流成湖,就是古菏泽。以为排菏泽湖水,并使济水分流,向东开挖一条河道叫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