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东方朔故里
东方朔墓位于神头镇驻地西2华里处,直径32米,高4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墓碑,上有颜真卿撰书“东方朔先生之墓”,原碑已失,现存颜真卿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已移至陵县博物馆保护。
连绵起伏的“汉墓群”俗称“七十二疑冢”,分布在以厌次路为轴线,东西长约5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的地带内,现存古墓38座,大者直径60米,高9米,小者直径14米,高5米,古冢起伏,气势恢宏。据史学家赵万春考证,该墓群是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史载,张安世,西汉昭帝时为右将军,封富平侯,一直传到东汉安帝,共传九代200余年。富平家族富贵兴旺,李商隐有诗《富平少侯》中写道:“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蝉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描写的就是富平侯极尽奢华的生活。因此富平世家有条件构筑如此雄伟壮观的家族墓群,也为堪舆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现场素材。
陵县东方朔故里
东方朔墓位于神头镇驻地西2华里处,直径32米,高4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墓碑,上有颜真卿撰书“东方朔先生之墓”,原碑已失,现存颜真卿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已移至陵县博物馆保护。
连绵起伏的“汉墓群”俗称“七十二疑冢”,分布在以厌次路为轴线,东西长约5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的地带内,现存古墓38座,大者直径60米,高9米,小者直径14米,高5米,古冢起伏,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