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只字的由来

只字的由来

只字的由来

“只”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字源演变

“只”,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会意字。从隹,从又,像手抓获一只鸟,本义是鸟一只,隻、祗、只本是不同的三个字。今简化归并为“只”,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只”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拼音

zhī

名词

鸟一只

a bird

只翼

隻,鸟一枚也。——《说文》

量词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

两只手;三只鸡

形容词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single

只轮不返、只鸡架酒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孤独

alone

只立、只凰

单数;奇数

odd

只日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说文】语已词也。【诗·鄘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左传·襄二十七年】诸侯归晋之德只。

又【诗·王风】其乐只且。【笺】言其自乐此而已。

又【小雅】乐只君子。【笺】只之言是也。

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广韵】【集韵】章移切【韵会】支移切,音支。【广韵】专辞。

又【五音集韵】之日切,音质。本之尔切,无质音,今读若质,俗音新增。

又【韵会小补】章忍切,音轸,引集韵云:只通作轵,庄子大宗师,而奚来爲轵。○按《集韵》轵注,无只通作轵之明文,虽字义相同,实非一字,《韵会》小补非。

又【杨氏转注古音】引《楚辞》大招,白日昭只。只读作馨,语馀声。本作,省作只。○按、只二字,诸韵书皆分载,音切各别,只无馨音,杨氏说非。 【集韵】亦作。

说文解字

语巳词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凡只之属皆从只。诸氏切。

说文解字注

语巳䛐也。巳、止也。矣只皆语止之词。庸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是也。亦借爲是字。小雅乐只君子笺云。只之言是也。王风其乐只且笺云。其且乐此而已。按以此释只。

与小雅笺同。宋人诗用只爲衹字。但也。今人仍之。读如隻。从口。象气下引之形。语止则气下引也。诸氏切。十六部。凡只之属皆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