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稻粱谋的典故是什么

稻粱谋的典故是什么

稻粱谋的典故是什么

稻粱谋的典故来源于《战国策·燕策一》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将领叫稻粱公。当时,秦国正在与楚国作战,秦王派遣稻粱公去和楚国谈判。

稻粱公离开的时候,秦王告诉他,如果楚国派人带着礼物来迎接你,你就接受礼物,如果楚国不派人迎接你,你就不要接受礼物。

稻粱公到了楚国,果然没有人迎接他,他就没去接受礼物。楚国王听说了这件事,感觉很奇怪,就派人去问稻粱公为什么没有接受礼物。

稻粱公回答说:“君王的命令是,如果楚国不派人迎接我,我就不接受礼物。这是为了表示我没有受到楚国的待遇,而不是因为我不喜欢礼物。”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为稻粱公的回答很聪明,让楚国失去了主场的优势。从此以后,人们用“稻粱谋”来形容机智的谋略和聪明的应对。

稻粱谋的典故是什么

稻粱谋。原指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中“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