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古文译文
这句话意思是:常枞生病了,老子前去探望。
这句话出自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原文是: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 “吾齿存乎? ”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常枞曰:“嘻,是已!……”
翻译出来,故事是:
常枞生病,老子去探望。常枞张开嘴巴给老子看,问道:“我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又问:“我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没了。”常枞说:“你明白了吗?”老子答道: “舌头还在,是不是因为它软?牙齿没了,是不是因为它硬?”常枞笑道:“呵, 就是呀!”
“齿亡舌存”这句成语比喻刚者容易摧折,柔者常能保全。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古文译文
读史·老子见常摐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
“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