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洞头名字的由来
洞头名称来源的几种说法
基于上述原因,各方对“洞头”地名的来源,也就莫衷一是。据本人考察统计,目前,在洞头较为流传的,主要归纳为七种。在此,做一个分析。
1、生活说
这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主要来源于洞头民间故事。
清代年间,福建渔船经常到洞头海面一带捕鱼。一次,一艘福建惠安的“得利”号船来讨海,舵工叫陈得利。有一天,渔夫用盘斗(即船上吊桶的俗称)打水刷船板时,桶绳断了,盘斗落下海,随即就被海浪卷没冲走,冲入崖边的洞里去了。等渔船绕到岛东北端的一个岙口时,管财岙(现今胜利岙)口海边,意外发现海上竟漂着那只吊桶。有个伙计叫起来:“哈嘁,盘斗、盘斗!”大家一看,真的是一只盘斗,从一个黑幽幽的崖洞顺水流出来。伙计把盘斗捞起,盘斗竟然刻着“得利”字号,原来是先前流水冲入洞的那一只!于是渔夫猜测,海底一定有个洞,当时吊桶被卷入海洞里,海洞一直通到这个岙口。于是把掉盘斗的岙口叫做“洞头”,吊桶浮上来的岙叫洞尾(即现在的桐桥尾)。
2、生产说
除民间传说外,洞头地名或许源自渔民的生产。闽南方言学者对“洞头”得名有另一番的考证。其以为,所谓的“洞头”,很可能是闽南方言“调头”的谐音。洞头历来是浙江的第二大渔场,鱼类品种多,渔量丰富,为渔民海上捕捞的最佳区域。洞头最初来岛上的,大都是福建讲闽南话的渔民。这些人很少有在岛上定居,只是每年渔汛时追鱼而来。这些渔民以此为临时住所,鱼虾满仓后便在此地起锚扬帆,掉转船头返航。所以,这个地方往往被称为“调头”之地,久而久之,就因谐音,变成了“洞头”。故,洞头也成了渔民出海鱼虾丰收、满载而归的象征了。
3、神话说
跨过仙叠岩那层层叠叠的山石,在临海的岩岸上,循着轰轰的水声,俯看有个岩洞,深隐在港湾里。听说早年从福建流徙来的先人,海上遇了风浪,避进这个岩洞,遑遑忽忽之中走到了洞的深处,却发现是东海龙王的所在,龙王谴使款待他。离开龙宫后他为了纪念,便将这避难与奇遇之所起名为“洞头”,并定居下来。
4、方位说
档头,谐音为“洞头”。档头原意为房子的大房位,即房子左上方的最顶端飞檐部分。因洞头的方位在福建的东北方位,也就是闽南语中的“档头”,故谐音把这个地方称之为“洞头”。档头,在洞头的民间俚语中,意思是最高位,最重要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独占鳌头”。
5、文学说
2010年1月15日下午,余光中先生偕同夫人范我存和女儿余季珊,应邀来到了洞头。在游览仙叠岩景区时,听闻了洞头地名来历的故事。余光中先生见到仙叠岩小庙上有“洞天福地”的字样,面对着浩瀚烟波的蓝色大海,极目远眺,他静思了片刻,脱口而出说:“洞头、洞头,洞天福地,从此开头。”话音一落,众人便齐齐拍手叫绝。
“洞天福地”一词由来已久,是指道教仙境的一部分。“从此开头的‘此’”,既表示此地,也表示此时,十分贴切,而且将“洞头”二字拆分开来,这是余光中先生的绝妙之处。
6、奋进说
洞头自1952年解放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和海上花园建设15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洞头是温州唯一一个兼具海岛与大陆地理特征的区,自然生态与人文风情独具魅力,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温州、浙江的一片热土、乐土,故又被誉为“洞头福地,独占鳌头”。
7、爱情说
洞头也是一方浪漫之岛、爱情之岛。因为渔民的生活极其艰辛,出海捕鱼的均为男性,而家里侍奉公婆、养育儿女,维系家庭大小诸事的,只能是妻子。因此,家就是出海男人的温馨港湾,就是夫妻同心、坚守爱情的见证。故又有“洞房花烛夜,一生到白头”之说。
四、地名史料考证
温州洞头名字的由来
档头,谐音为“洞头”。档头原意为房子的大房位,即房子左上方的最顶端飞檐部分。因洞头的方位在福建的东北方位,也就是闽南语中的“档头”,故谐音把这个地方称之为“洞头”。档头,在洞头的民间俚语中,意思是最高位,最重要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