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唐姓的来源
唐姓来源主要有三:(一)以国为姓,帝尧之后。帝尧陶唐氏之后裔有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以国为姓。
(二)爕父之后。或曰唐姓有二:尧之后为唐以封晋,此晋之唐也。爕父之后封于唐,为楚所倂,此楚之唐也。
(三)外族改姓。郡望有晋阳、北海、鲁国、晋昌,堂号有移风、思本等。
唐初,唐宗礼等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唐末,唐绮随王审知兄弟入闽,被尊为开闽始祖。唐绮传至六世知心,分支泉州府桐城之西,而后卜居晋江南门外樟林,为闽南肇基祖。入漳始祖唐端仕,于南宋祥兴年间由浙江省金华府迁徙漳州二十七都后房社。客家唐姓入闽,始自元朝。元大德七年(1303年),赣州宁都唐坊市的唐世贤任汀州指挥佥事,迎父仲益就养于汀,后于泰定甲子年(1324年)定居于上杭城关,为该支入闽始祖,尊父唐仲益为一世祖。唐仲益传八世孙唐元通迁上杭蓝溪黄潭开基,此后唐仲益裔孙由城关、黄潭两地繁衍发展,后裔分居在福建的福州、永定、长汀和广东、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明郑时期,唐轸泉由安溪迁台南,后裔移徙南投、彰化花坛。乾隆十六年(1751年),唐翰进参与捐建麻豆北极殿;乾隆十七年(1752年),唐谦由凤山县中举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唐俊杰由安溪迁台北汐止。嘉庆十八年(1813年),唐珍、唐营居高雄路竹。另有晋江等地唐姓迁台者。目前台湾唐姓主要分布于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彰化县等地。
赣州唐姓的来源
1、出自祁姓:
以封号为氏丹朱是上古帝王尧的儿子,尧禅位于舜之后,舜将丹朱封为唐侯,直至西周周成王时期,因发动叛乱,家族被周朝镇压并除去封号,子孙迁于临近西周都城丰镐的杜地为诸侯,或沿称唐氏,或称唐杜氏。到周昭王时期,又复封丹朱的后裔为唐侯。
2、出自姬姓,以封号为氏
周成王在镇压唐侯叛乱后,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家族遂以唐为氏,叔虞亦称唐叔虞。春秋时期,现今河南唐河县,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又有姬姓唐国,于公元前506年同吴国和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国人以唐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