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些凡事爱争个对错的人的心理
一个人凡事都要争一个对和错,这样的人把对和错分得很清楚,我以前就是这个状态,对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只有对和错,没有其他选项,经过社会磨炼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摧残,我逐渐明白,事情不当有两面,还有第三面,就是灰色的区域,即是平衡的中庸之道。
个人感觉凡事都去争一个对和错的人,有下面一些浅见:
①天生好强,面对任何事情都要争一个输赢,就算错了也“心服口不服”的状态,面子事大,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②思想比较单纯,对事情在自己心里只有两种选择:对的还是错的,没有第三种,这种人性格比较直率,非黑即白的理念。
③性格比较较真,对任何事情都认认真真,做事情也认认真真不打折扣,不给自己和他人模糊的概念,是一个认死理的人。
以上是哥们的体会,因为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慢慢的开始明白要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也就逐步没有这种凡事只有对和错的情况了。
如何理解一些凡事爱争个对错的人的心理
首先,他的成长环境里,大概率有个喜欢评判对错好坏的家长,包括重要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等等重要他人。他就是这样在被评判对与错的环境里长大的。在成年后,他用一样的方式处理关系。
其次,他的心理成熟度还不够,当然,随着阅历的增加,他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成熟。现在,他更多倾向于对事物有着黑白分明的论断,对错是非偏于绝对化。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我想他可以尝试着思考,事物往往不是黑白分明的,可能灰色才是万物的基本色调。
最后,由于小时候缺少被认可,所以,辩论对错对他很重要,他要先确定他是对的,以此来保护他的自尊,逃避曾经因受过的批评所带来的伤痛。
相处之道:体会他曾有的伤痛,看见他的需求。他只是想保护那个受过伤的自己,告诉他,他说的有道理,先肯定他,他就可以放松下来,再慢慢尝试着说出你的感受,可以借由问问题的方式,引导他反思,进而可以考虑别人的观点。在他觉得安全的前提下,他有能力以其他视角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