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刘长卿被貶长沙原因

刘长卿被貶长沙原因

刘长卿被貶长沙原因

刘长卿(公元709—780年),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海盐令、长州尉等职。后被大官僚吴仲儒所诬陷,下苏州狱。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被贬潘州南巴尉,即今高州县以及电白县麻岗附近一带的地方。县尉,是掌一县军事之官。

刘长卿是个有正义感的诗人,不畏权贵,经常仗义直言,针砭时弊。他的两度被贬,导火线是大官僚吴仲儒的诬陷,实质是唐肃宗的借机打击报复。刘长卿不像一些人那样逆来顺受,遭到迫害后仍然高唱“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而是把他对皇帝的不满泄诸于诗章。

在接到被贬通知时,他就愤愤不平地唱: “大造功何薄,长年气尚冤”(《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待御》),“青阳振垫初顽历,自首衔冤欲问天”(《岁月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他还明确地指出,自己被贬南巴是卣于直言朝廷,如: “独醒空取关,直道不容身”(《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治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罪所留系寄张十四》)。

在赴潘州南巴路过长沙时,诗人有感于汉朝贾谊的被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沙过贾谊宅》,借咏史之名,将自己的愤懑之情发泄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全文是:“三年谪宦比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被貶长沙原因

刘长卿本是一介小官,哪料到官场的复杂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大历年间,他又因爽直耿介得罪人,被诬陷贪污钱粮,金额巨大,依律当斩,幸得苗侍御相救,他才挽回性命。

事后刘长卿特赠诗深表感谢:“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刘长卿满腹悲屈,百口莫辩,朝廷最终将他贬为睦州司马。

迁谪途中,他曾路过长沙,想着自己的遭遇与贾谊何其相像,特来到贾谊的故居以示凭吊。他们明明都是无罪的,为何却都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