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又见倾城古诗
《玉楼春》
宋祁 (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者何?岁之始也。”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季节,是温暖,是希望。草长莺飞,百花竞相开放,多么富有生机,多么美好,然宋词里的春天,似乎总带着些入骨的忧伤,李煜感慨“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晏殊叹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苏轼在失意的春天里寻求洒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所以,所有的春词里,我最爱宋祁这首《玉楼春》,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绚丽的春景图,下片抒情,感叹流光易逝,要及时行乐。
宋祁词里的春天,像灵动的小姑娘,悄悄地爬上了墙头,一心想要探视墙外的世界,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颦一笑,深深地感染着整个世界。
在最美的宋词里遇见夏天,确认过眼神,是熟悉的味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疏星稀雨,这个夏天,如此动人。
夏天真是一个热烈的季节,到处都透露着生机。
我喜欢夏天,喜欢骄阳似火,喜欢绿树阴浓,喜欢雨打新荷,喜欢绿柳摇曳,喜欢池塘游鱼,喜欢蝉鸣枝头,喜欢她的一切。
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晚风清凉,蝉鸣阵阵。稻谷清香,蛙声阵阵,它们好像在讨论,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多么令人心动。云浮星疏,山前飘落下了两三雨点,转了个弯,忽见旧时茅草小店。
在最美的宋词里遇见秋天,原来绚烂和悲凉可以如此和谐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千百年来重复的秋天,就像以各种形式重复的悲喜人生,穿越了千年,依然触动着每一个秋天里离人的情思,牵动着远在万里的亲友们的愁肠,宋人用他们极其细腻的心思,描绘着这一片秋色,诉说着别样的风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浪漫,“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的愁苦,“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思。宋词里的秋天,优雅从容,平淡中不乏绚烂,悲凉中又含洒脱。
秋风吹过,梧桐叶落,醇厚的绿酒,一喝便醉了,枕在小窗边,沉沉地睡了过去。醒来忽觉花残日落,想到如今已是燕子成双成对南归的时节,也难怪昨夜银屏微微发寒。
秋之景,绚烂到了极致,也悲凉到了极致,在秋风中纷纷坠落的梧桐叶,给大地染上了一片金黄,斜阳照着楼阁栏杆,橘黄色的残阳如此温暖,院子里的紫薇朱槿努力绽放着生命里最后一点灿烂,惊觉,原来绚烂和悲凉也可以如此和谐。
在最美的宋词里遇见冬天,唯有傲梅深得我心
《踏莎行》
吕本中(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红梅配白雪,还真是天生一对。有梅花的冬天,雪也雅致了几分,而只有在雪天中绽放的梅花,才能如此夺目,如此与众不同。
冬天,单调得只剩下了红梅,我却依然贪恋那严寒里的小温暖。窗外漫天飞雪,屋子里温暖如春,煮一壶酒,围着小火炉,看着窗外的红梅,似有缕缕梅香入鼻,无比的惬意。赏着冬日里最美的景,喝着冬日里最暖的酒,这小小的温暖,感动得让人难以忘记。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见倾心再见倾城三见倾国:出自 《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原文是用“顾”而非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