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己而后立于人是谁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 意思是仁者自己想立身进达,以恕推己及人,知道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所以先帮助别人立身进达。
出自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全诗(节选)如下: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如下:
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非常地博有,腾达,并且能够周济众人,救济民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必须可以是圣啊!尧舜二帝也因为不能做到博施济众而感到愧对于民呀!
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只有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乐于助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