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为而治是黄帝的思想
因为“黄老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期的一个学术流派,这种学派,将皇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相互结合,有着丰富的理论性又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这个特性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黄老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普遍存在于理论主义高度的状况下,第一个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思想。“黄老道家”认为“道生法\",这种思想既解决法律本身的合法性又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在\"黄老学术\"中,强调因天循道,清静无为,君抑臣劳,休养生息这一系列政治主张,强调人民发展自组织,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
汉高祖在建国初期对法家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批判,这也就意味着过去的思想必然要发生极大的变革。“黄老学说”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破茧而出的,而汉文帝时的“无为而治”是对汉高祖汉惠帝黄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汉文帝时期实施“无为而治”的方针是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汉朝初年还没有形成像秦朝时法家思想那样的长期占有思想领域的治国理念,并且汉朝在建立初期就一直深受“黄老学说”的影响,其次,汉朝初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也是决定汉文帝实施无为而治的重要原因。
但是“无为而治”并不等于“不作为”,汉文帝绝对不是一个没有作为的皇帝,他在实施“无为而治”的时候,在立足于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迅速地促进了经济复苏,简单来说就是不搞政治运动,不进行经济干预,以宽松的政策调动市场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