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庄子坐忘四个阶段

庄子坐忘四个阶段

庄子坐忘四个阶段

坐忘四阶段:

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时最初解释。

后来司马承祯专门著有《坐忘论》,作出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把坐忘分成七个阶段,一、敬信;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总结的相当精辟。

坐忘首先是一种境界,“坐”表示一种清心净性的状态,“忘”是一种排除杂念,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而为乃能悟道的境界。

坐忘的现实意义

人在社会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面对问题和困难,有些人就能够承载和化解,但有些人就很难化解,就会形成一些负面的东西压在自己的心头,时间一长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让一些人因此蒙闭智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道家讲忘记,佛家讲放下,儒家讲释怀。虽然各自的重点不同,但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广而言之,“坐忘”就是忘记、放下、释怀的智慧,这是一种大境界。简单地讲就是全身放松,抛弃后天思虑,身心两忘,物我两忘。这就是坐忘。非悟道之人难以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