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苏轼的一生,基本都在外地漂泊,但在徐州做官期间,应该是他最惬意的岁月。远离朝堂纷争,公务不太繁忙,日子无忧无虑,苏轼以诗书为伴。在此期间,他写下最平淡的一首词,写出平生最快乐的时光,最后7字耐人寻味。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这是苏轼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般豪迈,也没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那般感慨,却多了些许温馨。温度降低,席子显得有些凉意,此处的“碧纱厨”,并不是橱柜,应该是古代的蚊帐。闲来无事睡大觉,被枕边的清风吹醒,说明苏轼过得比较安逸。
接下来的“睡听晚衙无一事”,听着属下汇报工作,晚上衙门没有什么大事,不需要加班。既然如此,苏轼也没有荒废时光,把床头的几本书看完。如此舒适的状态,让苏轼想起几首归隐的诗,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感觉看淡了功名利禄,若能一直这般安逸,宁愿一辈子不升职加薪。
那句“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读起来相当有意思,要是有人问我有什么能耐,我会笑着告诉他,我只是一个不聪明的老头。且看“占得人间一味愚”,苏轼那么有才华,为何说自己愚钝呢?表面上故意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荣华富贵皆浮云,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