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形声字。从冫,令声。“冫”是冰凌的象形字,故冫有寒的意思。《说文》:“冷,寒也。”
《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
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引申为闲散、冷落。
南唐李中《赠永真杜翱少府》:“爱静不嫌官况冷。”
还引申为冷淡,对人不热情。宋黄庭坚《徐孺子祠堂》:“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假借为姓。
《通志·氏族略四》:“冷氏,即伶氏,又有作上音者。”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