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母孝悌信义内容
早在2000多年前,孝、悌、忠、信等观念就为人们所熟知。《管子》一书提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人认为,如果失去了礼、义、廉、耻这“四维”,国家必将覆灭。
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
西汉董仲舒又提出了“五常之说”,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成了当时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
到宋朝时,人们愈加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作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放到了一起,形成了“八德”,也被称作“八行”或“八端”。“八德”自此流传下来,成为传统社会所提倡的人的立身之本。
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家思想认为,在“八德”之中,孝是根,悌是本,忠、信、礼、义、廉、耻则是枝叶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