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杯羹的上一句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分一杯羹,拼音:fēn yī bēi gēng,分一杯羹的说法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后世指在成果中参与分享一些利益的过程。
解释: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王已定东海①来,西,与汉俱临广武②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③数反梁地④,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⑤,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⑥,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⑦,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⑧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东海,泛指东方,东边。当时,汉军彭越渡河击楚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境内),项羽亲自东击彭越,破之。
②广武,城名。在今河南荥阳境内。在广武涧东西各有二城,东广武(城)为楚所筑,西广武(城)为汉所筑,所以称“俱临广武而军”。
③彭越,字仲,擅将兵,拜魏相国。
④梁地,先秦时期属梁国。
⑤俎,砧板,肉案。
⑥下,投降。急下,赶快投降。⑦若,同汝、尔。若翁,你的父亲。⑧益祸,加重祸患。
释文
项羽击退侵犯东河的汉军彭越部队,回驻东广武城,隔广武涧与汉西广武城对峙,两军相守数月。正当此时,彭越几次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供应。项羽害怕了。特地安置了高高的案板,把刘邦的父亲(《史记》载,楚军曾取刘邦家乡沛,亡汉王家,太公奔汉王,途中被楚军所俘,常置军中。)放在上面,对刘邦说:“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就烹了你的父亲。”刘邦说:“我与项羽曾经一起以臣属接受楚怀王(此指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仍称怀王)使命。还都说:你我约定为兄弟。我的父亲便如同你的父亲了,你一定要烹煮(古代的酷刑之一)你的父亲,到时间请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羽大怒,准备杀了太公。项伯(字缠,项羽的族叔,后封射阳侯)说:“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预料,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念家庭的。你虽杀了刘邦的父亲,不会有一点好处,只能加深祸害而已。”项羽听从项伯的话,没有杀烹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