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原意为人行的道路,用作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亦指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德\"与“得”相通,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的特殊性质。“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
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所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开始联用,合成一词。《管子·君臣下》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
《荀子·劝学》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