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宋代的词牌名 水龙吟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此调以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等二十四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
据说,“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北齐书》卷二十九及汉马融《长笛赋》均有记载,故人们也以龙吟喻笛声,如南朝梁刘孝先《咏竹诗》:“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南北朝诗人庾信《对酒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到了唐代,君王出行有仪仗鼓吹,所奏乐曲有《龙吟声》(《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