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道德经中虚极守静的精神力量

道德经中虚极守静的精神力量

道德经中虚极守静的精神力量

老子道德经的第16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把心灵放空到极致,让心灵安住在虚静之中

我通过万物生长,来观察他们循环往复的规律。

天下万物纷纷扰扰,都向着他们的初始状态发展变化,这样反复循环。

回归初始状态就是回归于虚静,回归于虚静就是回归生命本源,回归生命本源是万物必须遵守的天道法则。

懂得天道法则就是明智的,不懂得天道法则,轻举妄为,就会带来灾祸。

遵循天道就可以做到宽容,宽容就可以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就可以成为领袖,遵循天道成为了领袖,这是上天的意志。

所谓上天的意志就是大道,合乎大道才就可以长久,一辈子都没有危险。

那么怎样才可以悟道呢?做到这六个字,就可以悟道。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虚:空,使.....空,就是说,让心灵放空,空到什么程度——极致。

只要还有一点牵挂,有一点执着,有一点念想,都不是极致,眼耳鼻舌身意,所有感官都要停止活动,停止辨别,停止思考,停止对外界做出反应,心里,意识里,只要出现一个念头,就马上让它停止,直到一念不生。

守静笃:笃,意思是坚定,怎样才算坚定?不动摇,不改变,如一,这叫笃。守静笃,就是守住虚静。

致虚极,则无所住,守静笃,而生其心,也就是自性觉醒。

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可以说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