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轮扁斫轮原文及寓意50字

轮扁斫轮原文及寓意50字

轮扁斫轮原文及寓意50字

【原文】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

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译文】

世人所看重的大道,是记载在书中的。

书的内容不能超过(原来的)语言,语言有它重要的地方。

语言中最重要的,是意义,意义是有所追随的(大道)。

而意义所追随的(大道),是不能够用语言传达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语言的重要性而通过书籍来传播(大道)。

世人虽然看重书籍记载的内容,我还是觉得(书籍本身的记载)并不值得看重,因为他们看重的不是它本身内在重要的东西。

所以通过视力可以看见的,是(外在的)形状和色彩;通过听力而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

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然而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能够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那么,懂得(大道)的人说不出来,说出来的又不懂得(大道),因而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

-----------------

【原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他放下椎凿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人的话呢?”

齐桓公说:“是圣人之的话。”

轮扁问:“圣人还健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来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随便议论!说得出道理就罢了,说不出道理就处死!”

轮扁说:“我凭着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速度慢,车轮光滑却不坚固;动作快,车轮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慢不快,(才能做到)手中做出的(车轮)而与内心的预期相适应。(制作车轮)有规律(大道)存在于我心中,但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接受到(制作车轮的规律),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而还得制作车轮。古代的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这样说来,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