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觊觎与窥窃区别

觊觎与窥窃区别

觊觎与窥窃区别

觊觎「jì yú」;(窥觊)

释义:

1、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

3、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强盗指数:四星。你叫它一声,它应吗?

“觊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给出了明确的注解“下不冀望上位”。(《春秋左传集解》)

不过,得再看清楚些,这\"民\"和“下”可不是一个层次,有资格“冀望上位”的不包括“民”。

仔细想想,这倒是让当下常见的“搏上位”显得很可爱,小猫小狗谁都可以试试,怕啥!

(1).伺机窃取。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清史稿·允禩传》:“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

(2).偷看窃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并头儿眠,低声儿说,夜静也无人窥窃,有幽窗花影西楼月。”

(3).窥 宋 和窃玉。指男女私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且防男女同观,共闻亵语,未必不开窥窃之门。 郑 声宜放,正为此也。”参见“ 窥宋 ”、“ 窃玉偷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