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缭绕疑无路赏析
青山缭绕疑无路
出自北宋诗人 王安石 写的《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句诗是说,层层山峦叠嶂,纠结在一起,似乎沒有了去路。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