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和勇的区别
清朝的兵和勇的区别如下:
1、建制不同: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 勇:是就地临时招募的军队,称作“乡勇”。战事一结束就立即解散,并非国家常备军队。
2、内部划分不同: 兵:兵以民族划分。有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以及绿旗兵。 勇:以地区或主官划分。曾国藩以团练起家,组建“湘勇”,李鸿章组建“淮勇”等。
3、效忠对象不同: 兵:听令于朝廷,直接忠于皇帝。 勇:只是忠于自己的将军。勇营的官兵只是忠于自己的长官,并不直接效忠于皇上和朝廷,实在是私人武装。
4、战斗力不同: 兵:初期八旗兵是世界上最强的骑兵部队,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很强。后期统一中国后,八旗兵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腐化,已经无法胜任战争。这才有绿旗兵的出现。及至满清后期,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面衰落,战斗力大大下降。例如,面对太平军时,八旗兵和绿营兵都不堪一击。 勇:在血腥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湘勇和淮勇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因此 ,当 到了清朝末年,“勇”就日渐代替“兵”,变成清朝主要的军事力量。 来源:—— 清兵 来源:——清军 来源:——乡勇 来源:——湘军 来源:——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