讠加志这是什么字
这个字原来就有,读zhi,去声。后来简化了,言字旁被去掉了。它主要有两个意思:
1、记住。我们说的“永志不忘”的志就是。
2、文字记录。像《三国志》、《xx县志》。志,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能加言字旁。
【拼音】zhì
【注音】ㄓˋ
【字义】 1. 记在心裏:~喜。~哀。永~不忘。
2.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3. 记号:标~。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部】 志 ·康熙笔画:
14 ·部外笔画:7
《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音志。《说文》记志也。《唐书·褚亮传》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南齐书·王慈传》朝堂榜志。《列子·杨朱篇》大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文中子·述史篇》制志诏,则几乎典诰矣。《注》志,臣下志君之善也。
又《正韵》支义切,音寘。义同。
又同志。《正字通》凡史传记事之文曰志。《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注》志,谓记也。
又《汉书》有十志,俱与志同。
又《类篇》或作识。《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又《韵会》通作痣。《史记·汉高祖纪》左股七十二黑子。《师古注》今中国通呼为黶子,吴楚俗谓之志。志,记也。《南齐书·江祏传》高宗胛上有赤志。
考证:〔《论语》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谨照原文汝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