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句话,原文是:“夫圣人者,曰有德行。能顺天之道者也,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圣人的理解和赞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具备道德品德和行为,能够顺应天道的法则。如果他们培养出的学生成为士人,那么他们就会像桑树弯曲的弓箭一样,能够自由而准确地射向四方。这里的“桑弧蓬矢”是比喻,表示圣人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能够在社会中射击正义、真理和道义的目标。
这句话强调了圣人的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自己的榜样和教诲,引导学生成为德行高尚、具备正直品质的人。这也体现了孟子对于教育的看重,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出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属于古代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它强调了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于传承优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