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讨武檄文全文赏析

讨武檄文全文赏析

讨武檄文全文赏析

  《讨武瞾檄》,是当代的大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瞾”是武则天给自己改的名)置于被告席上,历数了武则天阴谋祸心和斑斑劣迹,借此昭告天下起兵之目的,申明大义,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结尾处的一句,更是极富煽动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句时,赫然变色,惊问是谁写的。当得知是骆宾王所写,不禁感到十分惋惜,叹道:骆宾王“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惜才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

骆宾王, 浙江义乌人。他从小就有“神童”之誉,是初唐诗坛的杰出人物,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四人合称”初唐四杰”。而在“四杰“中,骆宾王年岁最长,阅历最多,人生也最富有传奇色彩。

骆宾王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唐高宗时,他被任命为侍御史(监察性质的官职),可因为他多次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人诬陷获罪入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的千古名句,来抒发心中的悲愤。后被贬为临海县丞,乃怏怏弃官而去。

光宅元年(684),武则天称制,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嗣孙的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声讨武则天。骆宾王本来就对武则天统治极为不满,再加上自身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便被罗致入李敬业幕府,专门撰写军中书檄,就起草了这篇《讨武瞾檄》。

但是,由于李敬业谋略不足,所以这次兵变仅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

讨武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有说兵败被杀,有说投水而死,有说在灵隐寺出家为僧,至今成为千古之谜。

    古人有诗叹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为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