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四川为什么称为天府

四川为什么称为天府

四川为什么称为天府

概述

四川有许多美称,比如川渝大地、巴蜀大地、富庶之地,但在众多的称呼当中,\"天府之国\"仍旧是那个让人记忆最深刻的称呼。但是,四川为什么会被称作\"天府之国\"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天府之国\"的出处

在说\"天府之国\"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天府\"?\"天府\"并不是天上府邸的美称,而是在周天子时期设置过的一个官职名称,该官职的官员管的东西都非常稀奇、稀缺且十分珍贵,如钱米粮油、金银珠宝或图书文册等等。也就是说\"天府\"这个官职,是为了替天子管理财产而设的,而这个官职下的官员,也就相当于是天子的管家了。

那么\"天府之国\"又是怎么来的呢?话说有一次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到秦国去讨好秦王说:\"秦国强大呀!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军事强盛;毫无疑问应该像一个什么……什么……\"他一下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于是找出\"天府\"二字,便说:\"秦国真乃\'天府之国\'也!\"这就是\"天府之国\"最早的出处。因此,\"天府之国\"最早指的不是四川,而是八百里秦川腹地的关中平原。

四川是如何成为\"天府之国\"的?

经过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之后,原本多年的战争就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秦始皇并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让大量人口北疆戍边、筑长城、修阿房宫和建骊山秦陵,从而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但尽管如此,由于关中平原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形又非常平坦,沃野千里,因此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天府之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关中平原边上这块盆地里面的成都平原条件更为优越,水源更加充足、土壤更为肥沃且气候条件更好。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水。成都平原地处西南地区,海拔比较低,容易存储自然降雨,自然水源比较充足,适合人类居住。

在古代,粮食产量是衡量一个地方条件好于不好的关键因素。而成都平原上因为非常多的河流在此穿过,一到洪水期便留下肥沃的土壤。

在冷兵器时代,人祸比天灾更加可怕,而四川周边都是山,进入四川很不方便,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便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提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四川的相对安宁,从而让四川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条件。

随着秦朝时期蜀郡\"省长\"李冰及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其发挥的巨大效能大大促进了成都平原的发展。在当时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之说,意思是说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和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的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因此,四川渐渐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从而成为了事实上的\"天府之国\"。

后来三国时期的孔明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等,这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是一次重大的推进。境内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平现象,使\"天府之国\"的名声得以传播。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渐渐地,\"天府之国\"就成为了四川的代名词。

结语

四川既有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的山川俊美自然风貌,又有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豪竞相辈出的历史人文。在这里,自然、人文与社会风俗多种景观相生相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独厚、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搬家公司电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