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逐句赏析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赏析:
开篇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渔梁村的人们抢渡回家争着喧闹的场景,次句写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渔梁在襄阳东、汉水中游,在当时是交通要津,人迹喧嚣。只身夜行的诗人,不免感到冷落。接着“山寺钟鸣昼已昏”写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句末“昼已昏”三字说明天色已暮。人们已经抢渡回家,而诗人却尚在江上,思之令人惘然。
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这两句点明了诗人与那些急于归家的人们“同”“不同”之处。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离开了繁华的都市,而前往鹿门山隐居。这里隐含了他的选择和追求:他不追求名利和荣华,而选择远离世俗,归隐山林。
五六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描写山上的树木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间,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归宿的地方——庞德公隐居的地方。
最后两句写诗人到了“庞公栖隐处”,点破隐逸的真谛。在这个地方,诗人追慕和自照的思绪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整首诗的基调是淡泊宁静的,诗人以淡淡的笔触,抒写了江上的景色和隐逸的感受。诗人的心境是淡泊的,他的感受也是宁静的。整首诗的风格淡而有味,语淡而意长。
总的来说,《夜归鹿门歌》以淡泊的笔触,描写了江上的景色和隐逸的感受。诗人的心境是淡泊的,他的感受也是宁静的。整首诗的风格淡而有味,语淡而意长。这首诗歌体现了孟浩然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