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公国侯国区别
简单的说,称候的就是候国,称王的就是王国,称公的就是公国。
比如秦始皇称帝,统一华夏之后,那就是秦帝国。
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建魏国,这个魏国就是公国。
后来他又称魏王,所以魏国又变成了王国。
至于侯,一般只有食邑,没资格建国。比如关羽,汉寿亭侯,到底是亭侯还是县侯,多少年了也搞不清,但肯定,他是不可能有“国”的。
若想真正说明这个问题,那就太长了。帝国、王国、公国、侯国,由于历史时期不同,历朝历代也有不同;由于东方和西方文明程度有差距,所以中国和西方也不同。
比如夏商周三代,夏商就不说了,文献少,但,周代显然是没有“帝国”的。周代赐爵,基本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次序册封,而除了“男爵”,其他四种爵位基本都有权利建国。
比如齐国,周天子赐封吕尚侯爵,所以齐国就是“侯国”。
郑国,伯爵,所以是“伯国”。
宋国,殷商遗民,赐公爵,所以宋国是“公国”。
楚国,荆湘蛮夷,只能领子爵,所以是“子国”。
那王国是谁呢?只有周国,因为周国是老大,称王没人反对,所以是“王国”。
秦汉以后,侯爵就肯定不能建国了吗?
也未必。比如龙亢侯国,新蔡侯之吴国等。
帝国之下有王国吗?当然会有。比如刘邦分封的那些诸侯王,韩信彭越之类,个个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