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知轻重的名人
故事一: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邹忌也是一个长得还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比那个徐公哪个漂亮些?”
妻子答道:“当然是我相公漂亮了,他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徐公是名闻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所以又去问他的小妾:“你看,我和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妾也回答:“徐公虽然漂亮,但他离您还差的远呢!他怎么能和您比呢?”
邹忌听到妻妾都这样说,感到很得意,心想:连妻妾都这样说我,那肯定就是我最美了。过了一天,有个客人来邹忌家拜访他,邹忌就摆下了酒席去招待他,席间,邹忌又顺便问了问客人:“你认为我和徐公比美,哪个更漂亮一点呢?”
客人的回答也同样是:“徐公没有您漂亮。”这句话使得邹忌更加得意了,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了。又过一天,徐公来到了邹忌家里,邹忌就把徐公的面貌、身材、姿态等各方面都仔细打量了一番,又暗中和自己相比,始终看不出他什么地方比徐公漂亮。
徐公走了以后,他又去照了一回镜子,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大有逊色。邹忌为这事夜晚睡不着觉。他想了又想,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妻子对我有偏爱,当然要说我漂亮;妾呢,她是怕我的,所以也说我漂亮;至于客人的当面捧我,那还不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吗?”
自知之明很重要,在古代可以保官,保全家,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故事二: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
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难”的道理,为人处事,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