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古文中的意思
已在古文中意思如下
1、 止,罢了:学不可以~。
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诸候国 已,周代姒姓伯爵诸候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