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拱而立即行拱手礼时
拱手礼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中国古代的礼仪绝大多数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开创的“周礼”,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论语•微子》有载“子路拱而立”,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即是拱手礼。拱手礼的正式称呼其实应该叫揖礼,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当时作揖就已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拱手礼的核心动作是“拱手”,东晋郭璞在《尔雅•释诂》中注曰:“两手合持为拱。”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手部》有曰:“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