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君子志于择天下是什么意思

君子志于择天下是什么意思

君子志于择天下是什么意思

“君子志于择天下”是君子应该立志远大,要把帮帝王管理天下为己任。

延展阅读:

此句出自宋代的刘炎《迩言卷三》。

原文:

立志

心无得则志不立。志不立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妄动轻举。不根於素。夫是之谓妄人。昔者二帝三王志於仁天下。汉祖唐宗志於定天下。伊周自任以治。孔孟自任以道。下而荀卿扬雄期以言语文章成名於後世。皆其素有得者也。

圣人有容天下之度。故能以天下为一家。贤人有修身治人之志。故毁誉得丧。一不足以动其心。

遭变不迫。其人未可量也。处常失措。其馀不足观也。已人之为人见窥於人。则其行不逺。

轩冕荣身。视之若无。箪食蓬户。视之若有。斯人也。中之所有者大。而外之所无者小矣。所有者大。无不可为。所无者小。无复可汚。

不顾分义而冥行者。志於得也。反已求之。得未分寸。失已寻丈。是富不可以志而得也。不後学力而勇进者。亦志於得也。反已求之。日计不足。嵗计有馀。是道可以志而得也。志者。主一不二之谓也。虽圣贤亦止能求所本有。不能强所本无也。

忠臣义士。气拂云汉。文人才子之气亦然。其所以然者。不然矣。君子志於泽天下。小人志於荣其身。当其乐仕之初则同。及其既仕。所趋异矣。是以天子达於匹夫。莫不有志。气顾其所之。有小大正邪尔。

气在人上者。志或在人下。志在人上者。不必以气陵人。志主乎一。气或妄用也。

有大志者。时亦有大言。好大言者。不必有大志。义所当为。坚守不移。安时俟命。不急小利。志在其中矣。内乐无有。譊譊妄言。所守不固。伥伥妄行。斯人也。夫何志之有。圣人之气。浑然一元也。贤人之气。温然春阳。或凛然秋霜也。庸凡之气汚。奸佞之气贼。

以气豪者。亦以气沮。以力胜者。亦以力屈。荣以势。辱亦以之。雄以财。惫亦以之。是之谓中无所主。托外物以为主。故其终为物胜也。

有富之萌。处以满盈。复於贫矣。有贵之渐。处以骄极。复於贱矣。是之谓变常。变常则不能常有其有也。

或问立志之道何先。炎曰定意气。博徒豪於一掷。酒徒豪於举白。长枪大剑。战士豪也。长吟大篇。文士豪也。凡曰豪举。皆非意气之定也。

或问近世马范二文正公如何。炎曰志立。范志於任。司马志於诚。始於其身。终於事君。皆此道也。孔子曰士志於道。孟子曰士志於仁义。士其可以自弃哉。

穷儿猝富。市里慕焉。匹夫暴贵。友党慕焉。率德改行。慕者鲜矣。师周学孔。法尧蹈舜。尝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凡不慕下俚之所慕者。可与进德入道矣。

君子立志。诚信以养心。忠孝以安身。仁义以为富。道德以为贵。积而後发。其发也大。

大舜德冠百王。伊傅才髙千古。然犹俛首耕筑。若将终身。今之匹士未闻寸长。已发不遇之叹。不量而已矣。

未仕。善士皆可为也。既仕。循吏皆可为也。病弗为耳夫孰御。

或问君子出处之要。曰居不可以素隐。仕不可以素餐。上无与於国家治理。下无与於风俗名教。斯其出处亦可占矣。

出处之道。主忠主孝。内有所主则外无所忘。鬬击忘身。忿阋忘家。朋党忘国。所主既失。祸败及之。虽悔何追。

或问严光何以无济世之志。曰出则功被天下。处则名厉将来。是物也。光武子陵盖中分之矣。

古今之隐者有三。其上有诸已。视时不可施则隐。其次揆诸已。於时无所施则隐。其下内无所有。复不自量。托名以隐。钓名钩禄。及其用也。禄可得。名不可得矣。

或问儒者之隐何如。曰游心於六艺。玩意於五常。陋巷可也。市朝可也。不必深山宻林之之也。